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学相关记录14116条 . 查询时间(0.453 秒)
2019年5月13日,由陕西省科学院、神木市生态建设保护协会共同建设的“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正式成立。试验站位于神木市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神木市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38°53'N,109°22'E),由陕西省科学院、神木市生态建设保护协会、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经营,现有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人。
土壤保育与修复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5项,西安市科技局项目6项、企业联合开发项目8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陕西省专利奖2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专利10多件,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技术规程5件;研发微生物菌肥、有机肥料等10余种。土壤修复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为改良土壤,解决环境污染,推进农产品增产、增效、增收、安全和现代化农业可持续...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土壤保育修复研究中心研究方向:①农业土壤资源及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估。②土壤保育与修复的基础研究。③生物肥料的创制与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玉婷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南京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洛桑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欧道明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在更新微生物源碳估算公式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ducing the uncertainty in estimating soil microbial derived carbon sto...
土壤团聚体在固碳和有机碳(SOC)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稳定性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胡敏酸(HA)作为土壤中主要的有机胶结物质,可以显著影响土壤肥力和结构稳定性。然而,关于长期施肥如何通过改变土壤团聚体水平HA的特性,以影响土壤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理解仍不明晰。
硅(Si)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有利于植物生长、防御,且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紧密关联,植物对Si的吸收、利用影响着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碳循环的耦合关系。然而大气氮沉降对亚热带森林植物硅循环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探究氮沉降影响下植物-土壤系统中硅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对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硅生物地球化学和有机碳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途径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变暖下山地植被垂直带发生显著上移,其地下土壤动物格局是否发生相应变化,这种改变对土壤碳库功能的影响及途径,受到生物地理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普遍关注。一般观点认为,山地生物多样性随着海拔升高呈线性下降或在中海拔达到峰值,但众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研究人员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大尺度调查和室内培养相结合,旨在揭示土壤甲螨垂直带分布格局特征和低海拔土壤动物上侵对土壤...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土壤碳的储存库,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的孔隙特征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然而,黑土中在团聚体水平上对土壤有机碳固存机制的研究是有限的。因此,本研究探讨保护性耕作下粒径分布、形状参数、胞外酶活性与 > 2 mm团聚体内矿化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将阐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孔隙形态和大小的影响,并有助于理解 > 2 mm团聚体土壤固碳的微观机制。
细根的构型决定细根在单位土壤中吸收潜力和效率,因此是反映植物利用土壤资源的关键性状。通常情况下,植物细根分支越密集,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更有利于探索小范围的土壤养分。环境梯度上细根构型种内或者种间变化的研究能够解释植物功能多样性和生态适应策略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但是,细根构型的生物地理格局却是根系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我国西南地区干旱河谷气候、土壤与植被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揭示干旱河谷细根构型...
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表征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程度,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碳释放对气候变暖反馈作用的方向与强度。不同来源和稳定性的土壤碳组分,即颗粒态有机质(POM,主要为植物来源且保护作用弱)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AOM,多为微生物来源并被矿物吸附)因其底物质量和保护程度的差异可能对气候变暖呈现不同响应。因此,评估不同土壤碳组分Q10大小及其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
保护性耕作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对耕地最为重要的一种保护措施,在保护黑土地、提高和维持耕地质量以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秸秆覆盖在耕地表面能够减少风和水对土壤的侵蚀、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以及改善土壤的质量,减少黑土地的流失。秸秆覆盖度( crop residue cover,CRC) 是监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指标,根据美国节能技术信息中心(Conservation Technol...
2024年8月66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审批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保护性耕作遥感监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通过引入先进的遥感技术,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情况和农业生产实际,《保护性耕作遥感监测技术规程》起草人建立了全国第一套完善的保护性耕作遥感监测技术规程体系。
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及山东农业大学定于2024年10月18~20日在山东泰安举办“障碍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将以“微生物与土壤健康”为主题,重点交流近年来微生物在障碍土壤修复中的功能(作用)科研进展、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的研发应用及产品登记状况。届时大会将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就微生物学和耕地质量健康中备受关注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采用土壤酶谱分析法可有效评估土壤腐解微食物网状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宏(iMeta)》上。
王明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测试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