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Nature Protocols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44 秒)
转录本的5' 端帽修饰发生于所有生物体中,并在核糖核酸(RNA)稳定性、RNA加工与核输出、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译、固有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种分析RNA端帽的方法被开发出来,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于单个端帽的分析、定量性差、缺乏灵敏度、需要放射性标记、或缺乏化学特异性等问题。我校王进研究员团队联合麻省理工学院(MIT)Peter C. Dedon教授团队等开发了一项能准确而灵敏地量化RNA...
单分子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构造物质世界的基因,也是调控生命过程的关键,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其中,石墨烯基单分子器件具有确定的界面耦合、高的稳定性、对复杂环境的良好耐受性以及CMOS的兼容性,有望为探索无限大的底部空间打造强劲引擎。
2021年1月13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蒋超研究员在Nature Protocols上在线发表题为:“Decoding personal biotic and abiotic airborne exposome”的方法学文章。该文章从设备开发、试验流程以及生信分析角度系统的描述了揭秘个体水平空气暴露组组分的研究方法。
近日,我校华西口腔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林云锋教授团队,在国际前沿期刊《Nature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tetrahedral DNA nanostructure-based multifunctional complexes in drug deliveryand biomedical treatme...
近日,Nature Protocols发表我校生物信息学系朱浩,网络中心张海课题组的论文“Pipelines for cross-species and genome-wide predic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binding”,这是一个依托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开发的哺乳动物全基因组lncRNA/DNA结合计算分析平台,朱浩和张海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指出,大量研究...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珠江学者费继锋教授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Protocols (五年影响因子:15.269)发表题为“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ngineering in axolotl (Ambystoma mexicanum)”的原创性方法学研究论...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珠江学者费继锋教授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Protocols (五年影响因子:15.269)发表题为“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ngineering in axolotl (Ambystoma mexicanum)”的原创性方法学研究论...
2018年9月2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Protocols以“Analysis of redox landscapes and dynamics in living cells and in vivo using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sensors”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杨弋教授和赵玉政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2017年8月24日,Nature Protocol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龙亿涛科研团队在纳米孔道的研究成果(Construction of an aerolysin nanopore in a lipid bilayer for single oligonucleotide analysis)。该文章报道了以Aerolysin气单胞菌溶素构建成的电化学限域纳米孔...
2017年4月6日,生物领域Nature子刊《Nature Protocols》在线发表了我校刘震教授研究团队关于分子印迹领域的重要论文“Prepar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specific to glycoproteins, glycans and monosaccharides via boronate affinity controll...
2016年6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Protocols以封面文章(七月)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杨弋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In vivo monitoring of cellular energy metabolism using SoNar, a highly responsive sens...
2008年5月15日,Nature Protocols Network发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沈钧贤研究员的论文。该文全面介绍了由雌凹耳蛙叫声所诱发的同种雄蛙趋声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该实验方案,可明确地证实在噪声栖息地生活的超声凹耳蛙(作为声通讯模式动物之一),对于同种雌蛙的求偶声显示出超精确的趋声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