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2.609 秒)
与人类相似,动物的行为表现(如探索、冒险、社群交往)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场景常常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这种差异又称为动物“个性”(animal personality)。个性在动物界普遍存在,且在物种形成、疾病流行与传播、种群入侵等生态和演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阐明动物个性的演化和维持机制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蝠蝇是蝙蝠体表一类专性吸血的寄生虫,其在蝙蝠种群中分布十分广泛,目前已知的有五百余种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研究表明单只蝙蝠携带的蝠蝇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只,且已知蝠蝇携带有多种病毒。但缺乏对蝠蝇演化适应机制的解析,以及蝠蝇在蝙蝠病原跨种传播中的作用也尚不清楚。
2024年7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团队与国家自然博物馆以及河源市博物馆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团队对发现自广东河源上白垩统的窃蛋龙类黄氏河源龙(Heyuannia huangi)的腕部形态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黄氏河源龙腕部的形态展现出与其它非鸟兽脚类恐龙和鸟类不同的特化特征,对其腕部活动功能的分析显示,黄氏河源龙腕部形态的...
裂齿鱼科是基干新鳍鱼类的一支,主要生活于三叠纪的古特提斯洋。2024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主导的研究团队在江苏和安徽交界的晚史密斯期灰岩结核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裂齿鱼类,命名为吴氏三叠鱼。它标准体长约11厘米,是一种较小型的海洋肉食性鱼类。该发现为研究裂齿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分类提供了新的信息。研究成果2024年6月19日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在线发表。
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和褐家鼠(R. norvegicus)全球性分布,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种家栖鼠类,它们危害农业生产、破坏基础设施,还能传播人畜共患病。黄胸鼠起源于南亚等地,更适应温暖的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一带及以南地区,而褐家鼠起源于我国东北及周边地区,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性。随着全球变化加剧,许多动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张或入侵。近40年来,...
2024年6月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研究团队对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牙齿内部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为禄丰古猿生长发育、牙齿结构特征及功能适应提供新的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解剖学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和《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底栖有孔虫d18O主要包含了深海温度和大陆冰量的信号,全球d18O堆叠记录显示海洋氧同位素期次(MIS)16期(676-621千年)和MIS 12期(478-424千年)是过去800千年期间最为显著两个冰期。这两个冰期具有高度相似的d18O和海平面重建结果,反映其大陆冰量或海平面状况接近。但是,MIS 16期全球平均海水表层温度比MIS 12期高约0.54-0.79℃,而MIS 16期间的大气CO...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上山遗址管理中心等全国13个单位的专家合作,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浙江上山文化区水稻起源研究,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十万年连续演化史。这一研究为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并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以及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5月2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在《科...
猎豹为猫科动物中非常独特的一个分支,其为追求高速奔跑捕猎而放弃了力量,体现在头部较小,犬牙很小,四肢修长,爪子粗钝不可完全收缩。如此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得早年的学者大多把猎豹列为猫科中一个单独的亚科。但后来分子生物学证明猎豹实则属于猫族中的一员,和美洲的山狮,细腰猫组成一个支系。这说明猎豹的特化是相对近期的事件。现在猎豹主要分布于非洲,少数分布在亚洲西南部,而地质历史时期猎豹曾经广布于欧亚大陆。猎豹...
尽管人们早已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确定哪些区域急需优先保护并不容易。已有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高的地区并不总与特有性或进化历史热点区域一致。因此,多维度全面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并据此识别优先保护地,对于利用有限资源提高保护成效至关重要。
地幔深部挥发份(如碳、氢、氧、氮等)的起源及运移过程能够约束行星起源及演化条件,影响地球深部热对流模型及板块构造运动,对地球起源、演化及地表环境等有重要意义,所以一直是地球科学的关注焦点。目前,主流学说认为“自上而下”的板片俯冲对深部挥发份的贡献举足轻重,但地幔深部原生氦的发现暗示地幔深部可能存在原始的挥发份储库;同时,越来越多的地球化学观测都表明地幔深部的挥发份含量显著高于浅部,并且形成时间极早...
2024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领导的“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华北燕山地区16.3亿年前地层中发现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这些保存精美细胞结构的微体化石被认为是迄今全球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记录。这是继2016年在燕山地区发现15.6亿年前全球最早的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之后,该团...
东亚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具有同纬度地带中最丰富的植物物种,是全球亚热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亚被子植物多样性的博物馆和摇篮。在以往研究中,东亚常绿阔叶林的起源时间通常由单一或少数代表类群的分化时间推算,然而这些代表类群的年龄差异较大,且多在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晚于古植物学证据所指向的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因此,东亚常绿阔叶林的起源和演化历史亟待进一步明晰。
古人类学家发现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古人类以非洲为中心逐渐迁徙到其他大陆。现今,人类足迹遍布地球各大陆。常年冰冻的南北极也不乏人类的足迹。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在古人类演化和扩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亚板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板块。欧亚板块西部与非洲大陆直接相连,是古人类走出非洲的第一站。人类居住最为密集的亚洲南部和东部,其气候主要受到季风环流(亚洲季风)的影响。亚洲季风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季风系统。然...
蝉俗称知了,是大众最为熟悉的昆虫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发声机制、长期地下生活习性,以及在文化和生物材料学方面的独特属性而闻名。2024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多国学者合作,对化石和现存蝉总科类群的解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早期的蝉可能无法发出响亮的声音,并报道了已知最早的蝉总科末龄若虫化石。研究结果强调了化石所提供的独特的和过渡性的特征在认识生物演化的重要性,凸显了昆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