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微结构光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结构光学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937 秒)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801311、61931013、62171297)等资助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教授、吕晗副教授团队在耳鸣与脑部结构影像特征的基因关联网络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耳鸣与神经影像学特征的因果关系:来自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证据(Causal Associations of Genetically Determined Tinnitus With N...
增材制造金属作为新一代“高设计自由度”材料,虽具有传统铸轧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长期服役疲劳性能仍有不足。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高铁等关键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107~1010及以上的循环载荷,材料微结构敏感性显著增强,实验寿命分散性大,传统基于疲劳极限(107)的疲劳强度与寿命设计理论不再适用。因此研究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超高周疲劳(VHCF)失效机理,建立量化内部缺陷和微结构的超高周疲劳裂纹萌...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清洁能源材料与节能降碳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降温方法(如空调系统等)能源消耗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提升,严重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辐射制冷作为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制冷技术,为可持续碳中和提供了新的机会。该技术利用宽光谱选择性精准调控,通过针对性优化光学结构满足多场景制冷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无源制冷目标。
2023年1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杨、哈工大深圳校区教授肖淑敏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合作,在微纳光学与手性光学的交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合作团队在介质超表面中引入微小倾斜扰动,首次实现并观测到具有极致内禀手性的连续域中束缚态(chiral BIC),在光学波段同时得到高达0.93的圆二色谱信号和高达2663的光学品质因子,显著增强了光与物质的手性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在手性光学领域具有广泛...
山东大学“稷下风”学术论坛-王幸福:新型GaN基微纳结构及光电器件。
2022年11月24日,2022“智能制造科技进展交流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论坛公布了“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共有20项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入选。由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苏州大学、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维业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入选“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陈晓龙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探测范德华层状材料层间剪切热形变的光学方法,并定量表征了其面内剪切热形变与层间剪切热形变。
2022年7月11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颁发了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微纳尺度光热调控及应用》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团队包括仇旻、李强、赵鼎、阮智超,浙江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氮氧化铝(Al(64+x)/3O32-xNx通称AlON)透明陶瓷在可见和中红外波段拥有良好的透过率,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显著优点,可应用于红外光学窗口、安防装备、深水潜望镜等领域,还有望用作电子消费品的窗口。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持续致力于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2022年来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近日,上海硅酸盐所王士维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 AlON透明陶瓷的粉体合成、微...
2021年11月24日下午1点30分,珠海迈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春雷教授、微纳光学设计总监夏良平教授、总经理孙艳林研究员在三教512创客空间就“基于掩模移动光刻的连续面形微光学技术与应用”和“5G光通信技术与光学芯片设计制造”进行学术报告分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闫钰锋以及光电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据江苏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提高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质量和效率的通知》精神,推动实验室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产生一批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经个人申请、专家会评,现将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自主研究课题立项结果公示如下:
2020年7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南昌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含附属医院)的31项科技成果获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人工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团队在二维拓扑声子晶体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由赝自旋-轨道耦合诱导的声自旋陈绝缘体。研究成果“Acoustic spin-Chern insulator induced by synthetic spin-orbit coupling with spin conservation breaking”(《自旋不守恒的情况下合成自旋轨道-耦合诱导的声...
生物界“矛”与“盾”式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生存战争启发人们,调控材料微结构是结构材料获取超常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受自然界“螳螂虾锤击贝壳”的捕食现象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勇教授、何陵辉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将螳螂虾内的扭转结构与贝壳珍珠层内的“砖泥”交错结构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断裂韧性和对裂纹取向不敏感的非连续纤维扭转复合结构,并提出断裂力学模型揭示了裂纹取向不敏感、裂纹扭转和...
近日,我校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曹暾教授与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团队蒋卫祥教授等人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张霜教授,在《Science》 合作期刊《Research》上发表重要工作: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保圆偏法布里-珀罗谐振腔(Fabry–Pérot cavity, FP cavity)增强手性光学信号的创新方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