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膜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膜生物化学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1.462 秒)
从盐湖卤水中获取锂资源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卤水成分复杂,Mg2+和Li+水合离子半径相似,镁锂分离难度大。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环保、操作灵活和成本低等特点,可通过精细调控膜的孔径和表面化学性质,实现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分离。但膜的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长期使用后的性能衰退仍然是制约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海盐湖所盐湖有机质与硼钾分离技术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金属有机框架(MO...
靶向蛋白降解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研发策略,巧妙地利用了细胞自身的降解机制,实现对特定蛋白质的选择性清除。这一技术在解决传统药物难以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问题上,展现了巨大潜力和前景。
2024年10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团队李博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Holliday junction resolvase RuvC targets biofilm eDNA and confers plant resistance to vascular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青枯菌利用霍利迪连接体解离酶RuvC促进成熟的生物膜解离和细...
2024年9月29日,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刊发了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微生物腐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海洋腐蚀生物膜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对材料腐蚀的潜在影响。
2024年4月至5月初,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运维团队完成了80厘米光学望远镜主镜镀膜重要技术工作,极限星等比主镜镀膜前提高1个星等以上。80厘米望远镜的主镜是直径为80厘米,重200多千克的反射镜,其反射率会随反射膜老化而慢慢下降,需要定期对主镜进行重新镀膜。主镜镀膜过程存在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为确保镀膜工作顺利,运维团队预先进行了多次成膜工艺试验和镀膜工序演练。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团队克...
水资源再利用是缓解全球水资源压力和应对淡水短缺问题的关键策略。将膜、过滤过程与异相高级氧化过程耦合制备催化膜,提供了具有高效、选择性、连续性的污水治理新途径。膜孔纳米限域效应可提升催化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并促进孔通道内反应物的传质过程,对实现污染物的即时催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最优的膜孔空间限域尺度无法确定,纳米级限域通道可能导致催化膜渗透性和催化降解性能之间的trade-off。而且孔中反应...
2024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膜材料工程研究组(DNL0906)任吉中研究员团队在中空纤维炭分子筛膜(中空纤维炭膜)方面取得新进展。炭膜由聚合物前驱体在惰性环境中经过高温热解而成,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化学腐蚀的性能,以及丰富的超微孔结构,在气体分离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中空纤维膜前躯体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其多孔支撑层容易塌陷,最终导致分离层厚度较大(15-50微米...
2023年12月18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团队在藻菌生物膜无曝气处理灰水中碳氮质量流量和代谢途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Mass Flow and Metabolic Pathway of Nonaeration Greywater Treatment in an Oxygenic Microalgal−Bacterial Biofilm”为题在Environme...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曾高峰研究员团队与上海大学石国升教授团队合作在海水快速脱盐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相关成果9月4日以 “Ultrahigh-water-flux desalination on graphdiyne membranes”为题发表在《自然-水》(Nature Water)期刊上。上海高研院博士生陈慧玲、上海大学副研究员刘星博士和上海高研院博士生宫典为共同一作。上海高研院为第一完成...
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是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执行光能捕获、传递和转化的重要超分子蛋白质机器。光合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光环境,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光能捕获机制。苔藓植物代表了植物演化过程中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类群,位于藻类和维管植物的中间位置。小立碗藓(Physcomitrium patens)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有着独特和多样的捕光天线组成,对其捕光天线与光系统蛋白复合体的...
以电活性微生物(electroactive microorganisms,EAMs)为主导的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清洁能源开发、环境和健康监测、可穿戴/植入式设备供电、可持续化学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EAMs模式菌株,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S.oneidensis)能够进行细胞外电子转移(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
2023年2月10日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栽培课题组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10.753)发表了题为“PBAT/PLA humic acid biodegradable film applied on solar greenhouse tomato plants increased lycopene and de...
2023年2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栽培课题组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10.753)发表了题为“PBAT/PLA humic acid biodegradable film applied on solar greenhouse tomato plants increased lycopene and dec...
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原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福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3年1月5日20点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心脏是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时期第一个发挥功能的器官,早期结构发育的异常和出生后脂质代谢的紊乱都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脂质作为心肌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组成,在发育过程中,对于分布在膜上蛋白功能的正常行使至关重要。阐明出生前后心脏器官发生的分子和代谢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脏如何调节生命后期的代谢灵活性。心脏发育的全局转录组已被报道,甚至达到了单细胞的分辨率。相比之下,心脏器官发生的综合脂质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