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相关记录250条 . 查询时间(3.062 秒)
长期从事中红外光纤激光、超快光纤激光、低维材料与光纤非线性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基础性、前瞻性共性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取得了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如:研制了第一台中红外可调谐飞秒脉冲光纤振荡器、第一台中红外多波长锁模光纤激光器、第一台中红外双波带脉冲光纤激光器、第一台3.5μm波段可调谐脉冲光纤激光器、第一台3.5μm瓦级脉冲光纤振荡器、目前国际上最宽调谐范围(370 nm)的脉冲光...
主要从事超短超强激光器件及相关强场激光物理的实验研究和自适应光学的应用研究;强激光、高聚能条件下光学表面制造误差参数与光学性能指标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中红外激光器的探索研究等。先后主持和参与过国防973子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作为第一、第二负责人已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被EI检索多篇。获国防发明专利一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激光雷达、高分辨率激光成像、光学逆向调制、光电对抗等。
主要从事激光测距、激光相干成像、大气辐射特性、波前探测等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横向项目,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纵向及横向项目。
从事大能量高峰值功率脉冲光纤激光、高稳定超荧光光纤光源、微型固体激光、平板波导激光、无线光通信等激光技术与应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863课题、光电子十一五——十三五预先研究、国际合作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文章几十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十余项,部分成果获得成果转换,形成产品。曾任国家高技术863专题专家组专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睿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导师。长期从事激光破坏效应、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结构分析与设计、多场耦合数值计算等方面研究工作,在领域内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
卢衍锦,博士,副研究员。2012年07月至2023年03月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林锦新课题组从事科研与转化工作;2023年4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继续从事激光3D打印、仿生金属材料、医用材料与区域免疫相互作用等研究。
王梁,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热处理学会高能密度热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自2006年至今一直从事激光增材技术方面的研究,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省公益基金等科研项目,主研多项横向课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大专项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
葛鸿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项。主要研究方向:激光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流动、传热和传质研究。
孙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量子磁场传感、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方向的研究。
李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助理教授。2017年获北航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7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2019年在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19年入职北航仪器光电学院。一直从事激光雷达系统设计与数据处理相关工作。
郭晶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2018年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5-201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哈佛大学联合培养。2018-2020年在清华大学精仪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入选“北航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迄今为止,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
欧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1、3D成像技术;2、3D打印技术;3、3D虚拟/增强现实;4、激光技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