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生态系统生态学”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3.075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1/202341115025499.jpg)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5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6月,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分南北两片,...![](/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1/202341115316816.jpg)
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成立于1961年,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15133.33 公顷。根据2000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总体规划,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其中核心区 4891.3 公顷,缓冲区 3668...![](/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2/202341292342840.png)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区),距南宁市区76公里。保护区总面积16994.0 hm2,森林覆盖率达98.9%,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4 m,为广西中南部最高峰。保护区是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2/202341210841185.jpg)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图)
星湖 湿地公园 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
2023/4/12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位于肇庆市城区北侧,背依雄伟的北岭山,距离广州市约90公里。公园范围包括七星岩景区和东调洪湖。公园总面积93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77公顷,以湖泊湿地为主,同时还包括森林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及内陆岩溶洞穴水系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广东省西江流域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发...![](/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12/24/20221224161427616.png)
微山湖湿地科普馆(图)
微山湖湿地科普馆
2022/12/24
微山湖湿地科普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布展投资约200万元人民币,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科普馆依据展示内容的内在逻辑,将空间依次划分为:序厅、湿地简介、中国湿地、微山湖湿地溯源、生物多样性展示、微山湿地保护成果及水污染防治展示等6个主题展区,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及声、光、电、影像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带领观众领略一个集科普性、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湿地科普馆。![](/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2/202341210333428.png)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
广东 车八岭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2023/4/12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1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它位于广东省北部始兴县境内,总面积7545公顷,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使保护区四季常青,全年都很适宜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保护区以“守护绿水青山,弘扬生态文明”为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创新资源、有效保护和生态环境教育等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以“一馆二道三园四堂”为载体的特色化自然教育科普体系...![](/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2/2023412103615739.png)
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恢复研究站(图)
上海 生物多样性 生态恢复 城市生态
2023/4/12
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恢复研究站于2021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其依托单位是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在上海市科委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资助下,于2005年成立的省部级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城市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城市与区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科学普及,特别是近年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ate Forest Administration for Desert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由沙漠治理学院建设管理,是以干旱区荒漠研究为特色,以荒漠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机制、优良种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研究重点的综合性...![](/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2/2023412104223456.jpg)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图)
北京 城市生态
2023/4/12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于2015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依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第一个以城市生态系统为观测和研究对象的长期生态学研究站。自2001年启动建设至今,融监测、研究和示范为一体,并持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2021年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野外站 ——“北京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抗逆育种 生物资源利用 退化生态系统
2019/10/30
本实验室于2005年在生态与农业研究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础上创建。本实验室所从事的寒区旱区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理、生理响应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不仅对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稳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抗逆育种、生物资源利用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英文缩写“WEL”)是建立在厦门大学著名生物学家金德祥、唐仲璋、林鹏等多位先驱几十年工作的基础上,以国家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福建省重点学科(生态学)为依托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7年底获得批准建设、2008年7月通过建设论证、2011年11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运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研究组成立于2001年初,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研究组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机制及其动态模拟,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问题和外来植物入侵的生物学效应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以树木年轮生态学与孢粉学,物种相互作用和外来种入侵生态学,保护生物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分子与生理生态学等为主要内容。
The Institute of Ec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agroecosystems 农业生态系统 soil ecosystems 土壤生态系统
2007/12/25
The Institute of Ec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s research programs represent considerable breadth in the diversity of ecosystems, and the types of problems that faculty and graduate and undergr...![](/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The Forest Ecosystem Ecology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Ecosystem 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
2007/12/24
The mission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Ecology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is to elucidate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ontrols on the composition,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errestri...![](/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The Hart Lab of Ecosystem Ecology at the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Ecosystem 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
2007/12/20
The Hart Lab of Ecosystem Ecology at the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focuses around the basic theme of controls on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nd productivity in managed and wildland ecosystems. They us...![](/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
![](/images/blu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