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刑事诉讼法学”相关记录338条 . 查询时间(2.203 秒)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有关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的注册不符合规定的,应当通知有关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撤销注册,收回注册建筑师证书
宪法规定由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是权力制衡的重要一环,也是为了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检察机关要在依法指控犯罪的同时,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
刑事诉讼的数字化转型已经逐步拓展至审判阶段,传统以物理法庭空间为基础场域建构起的在线庭审程序在数字化的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法庭在既有刑事诉讼制度框架下所承载的在空间、时间、行为和权力四个维度的聚合功能均在逐步消解或异化,进而冲击与之相应建立的刑事诉讼规则。对此,有必要在剖析法庭得以服务于审判公正的参与性、信息交互及展示性这三项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搭建起以物理与虚拟场域贯通为逻辑起点、以权利保障为落脚...
在刑事司法证明中,为了实现司法审判的数字化,有必要对刑事证明标准进行量化描述。法律概率主义通过有罪概率和概率阈值构建了“高概率裁决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当有罪概率是准确的高概率时,裁决应当认定被告有罪。但是,该模型受到法律传统主义的强烈批判,认为用高概率来描述刑事证明标准在道德上不可接受且会产生推理悖论,而我们将通过对刑事证明标准的重构为其进行辩护。刑事证明标准可细分为叙事性、稳定性、完全性和充分...
云南大学牟军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审判原理下的刑事卷证本体与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AFX013),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网络空间天然的弱地域性属性使得该场域中犯罪行为的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刑事诉讼程序的涉外属性也随之强化,传统国内法的内向型立法视角逐渐受到挑战,特别是难以有效适应网络空间犯罪活动、证据材料分布和第三方协助的普遍化的涉外属性,刑事诉讼法面临系统性融入涉外法治的现实需求。对此,国内外均开始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网络空间刑事诉讼规则的演进路径。我国正值刑事诉讼法再修订之际,此次修法需要转变单纯的内向型视角,关注...
《量刑研究》投稿指南
量刑研究 投稿指南
2024/3/22
普通法学教研室的创立可追溯至2002年,其前身为医事法律教研室。2012年,并入医学人文学院成立普通法学教研室,至今已有20年历史。教研室拥有8名专职教师和6名兼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10人。
随着公益诉讼体系的不断发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开始向数字空间拓展,并逐渐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其所具有的积量性、利益交叉性以及中介性特征使得此类案件与传统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在公共利益判断、刑民对应关系以及诉讼请求类型与执行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建设需要在坚持其“附带”地位的前提下,厘清其公益性与刑事诉讼公益性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特性,...
实证研究发现,“不证”或者“少证”似乎是中国刑事法官认定事实的主流态势,特别是在无证据争议的案件;只有在极少数存在证据争议的案件中,法官才会进行“细证”。总体上看,中国刑事法官运用证据认定事实的模式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并存。具体而言,在没有证据争议的案件中,普遍采用的是“拼图模式”;在有证据争议的案件中,一部分采用“拼图模式”对在案事实进行论证,而另一部分采用“印证+拼图”的综合性证据使用模...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趋于深化,我国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逐渐确立。《监察法》《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对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进行了分散式规定。相较于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尚不完善。当前对监察证据规则的研究较为初步,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在对《监察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法教义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两分来构建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理论体系...
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快速扩张促使侦查机关创新相关侦查取证措施,但同时也与传统侦查措施体系产生了张力。远程勘验作为传统勘验措施从物理场域转向虚拟场域的变形措施,一方面在形式上延续了传统勘验的概念表述,另一方面则在具体规则设计上不断突破刑事诉讼法对勘验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在此背景下,传统侦查措施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在逻辑的连贯性被打破,集中体现为远程勘验措施呈现出“名”“实”分离的状态,以及远程勘验与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