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冯友兰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冯友兰哲学相关记录577条 . 查询时间(2.031 秒)
作为20世纪同龄人,冯友兰从世纪之初进入哲学的学术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完成最后一部中国哲学史,其学术生命之长,论著之丰,在同辈学人中极为鲜见。与此同时,对于冯友兰的学术思想,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都颇富争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趋全面、客观,越来越显公允。他的“三史”、“六书”、“一序”展示着其不平凡的学术生涯。
冯友兰:以哲学代宗教      冯友兰  哲学  宗教        2009/11/23
  在宗教问题上,就冯友兰而言,他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早期时,他力主以“诗歌的态度”来看待宗教,反对简单地否定宗教;中晚期时,他认为哲学能比宗教更好地解决人生价值问题,提出了以哲学代替宗教的命题。冯友兰“以哲学代宗教”的思想,可以说是对近代以来强调科学、理性的启蒙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提倡和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 史,冯友兰是代表人物。他所提倡和运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分析方法呢?其实,他所提倡运用 的并不是纯粹逻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而主要是柏拉图式的新实在论的思堆方式,这就限.I了他逻辑分析方法的普遍性意义。
最近,三联书店出版了《冯友兰作品精选》一套共七本,即《贞元六书》和《南渡集》。[1] 前六本书是代表冯友兰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后一本也是了解冯友兰哲学的必读之书。
本文以冯友兰不同时期的孔子观为例,探讨儒学在近现代中国的曲折命运。在儒学逐渐滑落的近代,冯先生对孔子进行了理性公允的评价。在孔子儒家的地位每况愈下的五六十年代,冯先生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孔子儒学作一些辩护。文革时期,孔子儒学被批得体无完肤,冯先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之论。文革结束后,孔子儒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冯先生也对自己的孔子观作了反思与总结。冯先生孔子观的变迁正代表了儒学在近现代中国走过的这样...
薪尽火仍存 众忆冯友兰(二)          2007/12/7
。”冯友兰先生从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到中学去考察,写了一篇文章谈怎样办教育。当时他就提出来要办好大学不但必须要有教学,而且要有研究,这样才能发展新的学问,他后来又写文章,对大学作的一个概括非常好,大学的任务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是要探求新的知识。要创造没有的知识,探求新的知识,也就是探求真理。所以给大学概括四个字:继往开来。冯先生用很简明的话把事情概括出来是一个公认的本领。不但要“既往”,要传授旧的知...
关于西学与中学的讨论           2007/11/8
关于西学与中学的讨论:以诠释学为例 (本版所展示的,是学术界关于建立中国诠释学问题的最新思考。随着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的日益深入,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本诠释方法,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不久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在威海市举办了“东亚经典诠释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我们邀请了来自海峡两岸的四位学者进行了访谈。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对于建立中国诠释学问题有一个全...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对中国思想史上相关人物的法律思想作了相当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法家先驱、前期法家、韩非等中国古代大家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解释。这些解释作为“三史释今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当代新儒家的道统论     郑家栋  当代新儒家  道统论       2007/9/18
近年来,当代新儒家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研究群体内部的批评,确切地说是受到同样对儒家传统采取卫护立场的某些专家学者的批评。可以说自新儒家作为中国现当代思想史、学术史上的一个派别出现之日起,此类情况就时有发生,但近年此类批评所表现出的系统性和尖锐性,却是前所未有的。应当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它在一定意义上标示了儒学研究的进展和深入,因为来自自由主义等方面的批评更多地是着眼于儒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对民族现...
第三期儒学一概念,原为“儒学之第三期”,首见于抗战胜利后牟宗三先生起草的《鹅湖书院缘起》,产生于当年鹅湖儒者群体之文化意识文化反省。这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牟先生将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定性为一场我们这个时代“担负圣人型范下大事业”的文化运动。由第三期儒学文化运动所要树立所依据的“道德的理想主义”之大纲维与时代之需要,牟先生提出道统、学统、政统三统并建说。此是牟先生为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确定的总使命、总方...
观察20世纪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我们认为其基本判准不是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在此前提下,其核心诉求和演绎逻辑由三大部分构成: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建立在民族文化复兴基础上的民族意识复兴;而民族文化复兴必先得尊重、理解并重新解释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在际会时代潮流、灌注时代精神和融会世界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民族国家现代化和民族文化...
钱穆(宾四)先生和顾颉刚先生这两位当代中国的大史学家,虽然在学术思想上的观点与倾向并不一致,却有过论学不害交谊的关系。这段令人钦羡的学谊关系,主要在《古史辨》阶段。《古史辨》 阶段,按其七册所收编论文的著作年月,起讫时间为1920年11月至1941年2月,钱先生和顾先生的这段学谊关系在《古史辨》阶段的后十年。
本文以胡适、冯友兰及侯外庐的学术成果为范例,分析“中国哲学史”学科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其发展过程的某些重要特征。整个论述表明,正是近代西学的冲击,激起中国学人重估传统价值的热情,从而使哲学史研究成为达致这种思想努力的问学途径,同时也导致对传统学术谱系的重新改写。胡适的哲学史编纂,就是他对传统做翻案文章的一种实践,其汉学根底和经验主义倾向,导致其成果具有显著的史学性格而缺乏哲学意蕴。冯友兰相反,他自觉...
风云激荡而又异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大师巨子辈出;四川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贺麟与唐君毅,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且同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二人有颇多惊人相似之点,也有巨大差异之处。本文从人生经历、社会交往、思想发展历程及时代际遇等层面比较二人之同与异,并略陈感想一二。
史学家当然不应是口宣敕旨的宣传员,也不会是照本宣科的村学究。家乃私家之谓,史学家之成立在成一家之言。此成一家之言,在钱先生,不仅是对中国历史自有一套解释体系与哲学的历史观,还包括对史学这门学问的确定的看法亦即史学观。诸凡史学的性质或意义,对象或范围,功用与目的,钱先生的史学观都已指涉。其中,有的我过去曾作过探究,不再重复。本文主题在略论,钱先生所揭橥的“经国济世”、“培养史心”,乃是他表述史学的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