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相关记录1234条 . 查询时间(3.125 秒)

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出版专著:《Handbook on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图)
上海交大 新农村发展院 《Handbook on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2025/2/21
适应气候变化是全球各地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业系统的一项长期基本特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有关定义,适应是人类或自然系统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做出的一种减缓其害处或发掘其益处的反应。适应可以是预先做好准备的,也可以是被动反应式的;可以是规划好的,也可以是自发的。本章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中的气候变化适应问题做了梳理:一、适应的必要性;二、人类已有的适应经验;三、部分适应措...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沈阳农业大学 农学院 大气科学
2024/9/19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及演变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学科介绍
沈阳农大 农学院 大气科学
2024/12/5
农时技术:气候与农事
农时技术 气候 农事
2023/11/23
气候是指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都与一个物候现象相对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其实质是太阳辐射随时空的变化对温度、大气、水分的影响造成的。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农业干旱 干旱影响强度 干旱成灾强度 气候变化
2021/1/18
基于1951−2018年各省(自治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等数据,构建了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特征指标,并分析近70a各省(自治区)空间尺度的农业干旱灾害的分布、发生次数、变化趋势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阶段性变化特点。研究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等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的多年平均值均位于前列;(2)中度...
自然状态下栓皮栎人工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空气负离子 空气湿度 估算模型 气象因子
2021/1/18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空气负离子的发生过程及影响机制已成为生物气象、森林生态和森林康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华北低丘山地栓皮栎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2018年和2019年6−9月森林植被叶面积相对不变期间,定位观测获取人工林冠层空气负离子及微气象参数,采用Python软件筛选出光合有效辐射约...
2020年4月上旬贵州西部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过程,导致正处于开花坐果期的红心猕猴桃大量落花落果。鉴于此,于4月10−17日对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发耳等19个基地红心猕猴桃坐果率进行调查,并结合各基地4月3−9日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低温天气过程对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开花坐果的影响,找出影响红心猕猴桃落花落果的低温条件,以期为贵州红心猕猴桃在开花授粉...
四川渠江中上游羊肚菌低温冷害风险分析
羊肚菌 低温冷害 气候风险 渠江中上游
2021/1/4
利用达州、巴中及周边21个站点1991-2020年气象资料,选取最低气温和积寒作为区划指标,分析渠江中上游海拔600m以下地区2−3月羊肚菌子实体期间冷害指标的时空分布,建立冷害指标的地理空间分布模型,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原理,运用ArcGIS10.1进行冷害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1)羊肚菌冷害风险指标为日最低气温≤2℃,冷害风险预警基础指标为日平均气温<6.0℃。(2)羊肚菌冷害...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和2019年对草莓苗期进行不同高温和持续天数的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设置32℃/22℃、35℃/25℃、38℃/28℃和41℃/31℃共4个水平,以28℃/18℃为对照,高温胁迫天数包括2、5、8和11d共4个处理,高温处理结束后将草莓苗移植到Venlo型玻璃温室进行正常栽培实验。基于各处理下首批商品果实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分析,利用模糊...
以优质粳稻浙禾香2号为材料,在灌浆初期设置适温31℃/24℃(NT)和高温35℃/28℃(HT)2个温度梯度处理,持续5d、10d和15d后以及成熟收获时分别取样观测分析水稻籽粒淀粉、蛋白质和三磷酸腺苷(ATP)形成关键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以明确灌浆初期高温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1)与NT相比,HT处理显著降低籽粒重和淀粉相对含量,而蛋白质相对含量呈现上升的趋...
CLDAS驱动陆面模式模拟中国区域潜热通量的精度评价
潜热通量 CLDAS2.0 陆面模式资料 精度评价
2021/1/4
利用不同下垫面的通量塔站潜热通量观测数据,计算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3个陆面模式(CLDAS-CLM、CLDAS-Noah和CLDAS-Noah-MP)和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Noah)与通量塔站观测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R)、平均偏差(ME)、均方根误差(RMSE)和纳什系数(NSE),进行多时间尺度、多下垫面的精度评价。结果表明:4个模式模拟结果基本能模拟出单峰型的日内变化和年变化...
遮阴对南方稻−麦土壤CH4和N2O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碳排放 遮阴,
2021/1/4
通过田间模拟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太阳辐射减弱下不同农田管理对稻−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遮阴强度设3个水平,即对照(CK,不遮阴)、轻度遮阴(S1,单层遮阴)和重度遮阴(S2,双层遮阴);农田管理(水分管理/播期)设2个水平,即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和湿润灌溉/晚播(M/L),在稻−麦主要生育期对土壤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2020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
秋收作物 气候适宜度 农业气象灾害 评价
2021/3/24
基于主要农区2346个气象台站实时和历史同期观测数据、1920个土壤自动监测站土壤墒情观测数据,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等方法,分析了2020年玉米、一季稻、晚稻、大豆和棉花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秋收作物生长季内,产区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0%~80%,农业用水充足,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小、影响轻;产区大部≥10℃积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100~300℃·d,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