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相关记录51516条 . 查询时间(4.526 秒)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青岙人(今属龙湾青山),青山陈氏六世祖。生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少年颖悟,性峻拔,尤精举业,乡人多师之。与乐清刘黻、平阳林则祖等六人上书论丁大全之奸,时称“六君子”。
陈宜中研究所隶属于温州市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温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研究所整合温州大学历史系与温州市历史学会相关研究人员,把学术研究与成果运用、服务社会紧密联系。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立足黄帝故里,扎根革命圣地,始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延安精神为己任。建院以来,一代又一代延大历史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在黄土高原结出丰硕的学术成果。学院先后涌现出任学岭、高长天、张小兵等一批长期从事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与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诞生了《陕甘宁边区史稿》《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纲》《陕甘革命根据地史》《陕北历史文化述略》《陕北文化概论》等众多学术佳作。
延安大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2009年获批的第三批陕西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12月被评估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重点研究基地。以中国史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为依托,与民俗学、民间艺术等学科相交叉,设置陕北历史文化、陕北民俗文化、陕北民间艺术等三个子方向。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1937年,陕北公学就已开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革命史等历史课程。1941年,延安大学设立教育系,下有史地组。延安时期,吴玉章、尹达、何干之等著名历史学家都曾在此任教。1988年,延安大学正式成立历史系,开设历史教育专业,2020年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历史文化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优秀教师和其他方面的人...

近日,延安大学陕北历史文化中心客座研究员段双印和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考古学教授杜林渊合著的《宋金陕北史稽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