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农业”相关记录237条 . 查询时间(4.141 秒)

朔方郡是汉代北方边疆主要的屯田区之一,地处干旱至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其农业社会的发展与衰落均体现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借助黄河和湖泊水源,汉政府将朔方作为“屯田实边”的据点,引导大量人口迁入,发展旱作灌溉农业。但大规模密集型农业生产和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消耗自然资源,影响原生植被。西汉时期,朔方地区还承担着为内附匈奴部族生产、输送粮食的任务,因而加剧了区域生态压力。人类的破坏与自然...

2023年10月28日,第十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传统工艺论坛在云南腾冲召开,来自省内外科技史学科的高校或单位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

2023年10月25日下午,近现代历史系召开秋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此次会议由系副主任苏若群主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是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现任教研室主任车辚,副主任曹茂。

考古专家:发达旱作农业经济推动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图)
旱作农业经济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时代
2023/12/21
第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及北方旱作农业与早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2023年9月2日至3日在“世界小米之乡”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在会上提出,伴随着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序列的建立,该区域旱作农业系统历经孕育、形成、发展、成熟、过渡、鼎盛六个阶段,以发达的旱作农业经济为基础,推动距今4000-35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时代一支强势的...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的基础。由科技部资助、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九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作为合作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

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鲜活性和吸引力,2023年6月27日下午,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逸夫科技馆2号会议室开展了以“同声颂党恩·践行二十大”为主题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展演活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拥有博士学历6人,承担着全校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专业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2019年课程组被评为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5月19日上午,为提高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历史理论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海荣教授,在概论教研室和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上作《口述历史的多维利用及学术规范》主题讲座。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研团队——农业思想史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 科研团队 农业思想史
2023/11/20
农业思想史研究团队依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硕士、博士一级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致力于揭示中国和世界对农业、农业发展模式的不同主张和不同观点,揭示不同农业科学和农业技术背后的思想及其演变。团队现有成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研团队——农业考古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 科研团队 农业考古研究
2023/11/20
农业考古团队依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学科点,致力于史前农业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历史时期农业的发展与传播,中外农业交流等领域的研究。团队现有成员7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另聘有2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近年来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