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模式”相关记录1617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亚热带所在反刍动物微生物与宿主协同发育模式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发育 纤维 代谢
2025/2/19
刍动物的"发酵工厂",瘤胃依靠微生物-宿主的精密互作实现植物纤维资源的高效转化。其中,粘膜附着微生物通过与宿主上皮细胞的直接互作,在营养代谢和免疫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从新生到反刍成熟阶段,宿主-微生物互作网络的动态变化仍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和扩增子等技术和构建互作网络等分析手段,解析了从1日龄到90日龄的协同发育模式(图1)。(1)粘膜菌群呈现“病原相关→粘液降解→纤维分解”的演...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植物-传粉者的发散式协同多样化模式具普适性(图)
植物 昆虫 发育
2025/2/20
被子植物和传粉昆虫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长期被认为是形成两类生物极高物种多样化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遵循严格协同进化导致协同成种的传统认知,一直无法解释双方物种多样化的完整过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研究人员前期揭示了兼容传粉者宿主转移和植物杂交渐渗的发散式协同进化是榕树-榕小蜂专性传粉体系物种多样化的主导模式。该模式是否同样适用于其它专性传粉关系体系的问题值得在更多类...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模式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图)
植物 环境 群体
2025/1/9
青藏高原具有低温、强风和强辐射等极端环境特点,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模式植物拟南芥在全球广泛分布。西藏地区自然分布的拟南芥为探讨植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了理想材料。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华南植物园揭示报春花属植物花粉-胚珠数目的变异模式及影响因素(图)
植物 生殖 遗传
2025/1/11
有花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数目在物种间和物种内广泛变异,在植物繁殖成功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影响异花传粉的成功率、种子产量、对后代的遗传贡献以及子代适应度。探究花粉和胚珠变异的原因能够使我们了解生态和繁殖因素如何塑造有性生殖资源的分配。然而少有研究在系统发育框架下,探讨环境因素和花性状等对近缘物种间花粉和胚珠数目的变异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南海所科研团队研究揭示印度-亚洲大陆两阶段“弧–陆”碰撞模式(图)
地质 环境 沉积 岩古
2025/1/11
2024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谈晓冬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李亚林教授团队合作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以及新特提斯洋闭合过程”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Tectonics(《大地构造学》)期刊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王子豪为论文第一作者,谈晓冬和李亚林为共同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揭示裸子植物核型演化历史和关键模式(图)
植物 演化 历史 基因
2024/12/26
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核型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核型的稳定性对遗传信息的世代传递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核型的变异性对物种形成和多样化也起到重要作用。不同于被子植物多样的核型,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柏类)表现出相当高的核型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一直是未解之谜。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重建了裸子植物核型演...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水稻微生物组代际传递模式(图)
植物 遗传 种子 群落
2024/12/16
2024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莉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方荣祥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Dynamics of rice seed-borne bacteria from acquisition to seedling colon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释了水稻种子菌群的获得、定殖、保持和传播模式以及菌群结构的时空动态特征。

中国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段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δ13C)从~+5‰下降到≤-12‰,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水δ13C负异常事件,即陡山沱组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DOUNCE,图1)。DOUNCE事件的沉积记录在全球各大陆被广泛报道,也被称为Shuram或Wonoka事件。学界广泛认为DOUNCE事件很可能代表了一次全球性的海洋氧化事件,与大型复杂生命在地球上快速崛起密切相关(图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处理复杂基因组模式,“人机交互”有新思路(图)
基因 拓扑 细胞
2024/12/26
在哺乳动物细胞核中,染色体通过复杂的折叠形成三维基因组结构,而拓扑相关结构域(TADs)是其关键特征之一,这些结构在细胞发育与疾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已有多种检测方法,但由于背景噪声及TAD结构的复杂嵌套关系,如何精准检测TAD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所科研团队揭示水稻微生物组的代际传递模式(图)
种子 植物遗传 细菌
2024/12/22
2024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莉莉和方荣祥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题为“Dynamics of rice seed-borne bacteria from acquisition to seedling colon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阐释了水稻种子菌群的获得、定殖、保持和传播模式,以及菌群结构的时空动态特征。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寒草地生态恢复技术与管理模式》《Grassland Degradation,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Global Alpine Area》出版(图)
生态系统 管理 气候
2025/1/8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青藏高原乃至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肩负着水源涵养和补给、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以及支撑当地畜牧业生产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然而,2024年来,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和不当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叠加作用,全球高寒草地面临着大规模退化的严峻挑战。这种退化不仅严重威胁到草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到人类和家畜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一项涉及生态、社会与...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是一种显著的热带季节内振荡现象,它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显著的调制作用。提高MJO预测能力已成为许多研究中心和业务单位的重要任务。2024年来,国际上也组织了许多项目来加深对次季节可预测性的理解。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于2013年启动了S2S研究计划,IAP-CAS模式也在计划第二阶段参与到了其...

胁迫生态系统内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一直在生态学领域备受关注。然而,植物群落空间模式形成的机制及其对物种共存和多样性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朱峰研究团队调查了滨海盐碱地的中自然分布的近同心圆形植被斑块,并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和相关的土壤特性。同时,分析了植被斑块内不同位置的植物群落调节的土壤对地区优势物种生长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提出中层水团识别新方法并指明气候模式偏差(图)
识别 气候 评估
2024/11/23
2024年11月14日,海洋所王凡团队在印度洋中层水团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提出在位势涩度-位势密度坐标下以体积极小值识别水团边界的新方法并评估了气候模式,指出当前气候模式对水团性质和露头区模拟的普遍偏差及其成因,对改进气候模式、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具有参考价值。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