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通讯”相关记录549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近日,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郭自晓副教授以唯一第一兼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biotic synthesis of graphitic carbons in the Eoarchean Saglek-Hebron metasedimentary rocks”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密地球早期生命信号的非生物成因机制。
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呈现性别偏好性(Sex bias),但机制尚不清楚,前期研究表明干细胞的性别维持和紊乱可能是疾病性别偏好的新机制。干细胞如何协调胞内外信号以维持性别特征从而保持组织稳态是关键问题。尽管目前对性别决定机制以及胚胎发育期间体细胞的性别对生殖细胞的影响已有广泛报道,但成年期干细胞性别身份维持的分子机制以及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之间的相关信号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植物通讯》影响因子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六(图)
植物通讯 植物科学 影响因子
2024/8/31
湖南农业大学2013届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生崔亚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ell》发文揭示人类跨族群串联重复序列扩张的遗传奥秘(图)
生物信息学 崔亚 Cell 人类跨族群 人类基因组 串联重复 序列扩张
2024/12/26
《自然·通讯》:补充益生元或可提高老年人认知能力
益生元 认知能力 自然 肠道菌群
2024/3/6
研究者向36对60岁以上的双胞胎(72名参与者)提供了益生元补剂和安慰剂,并于12周内观察他们在肌肉功能和认知能力方面的变化。研究最终发现,接受补剂的参与者虽然在肌肉功能方面没有显著区别,但在肠道菌群方面有所改善,认知能力也有提升。
2024年(第三届)植物通讯青年科学家研讨会通知(第一轮)(图)
植物通讯 青年科学家 研讨会通知
2024/5/16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缪炜教授团队《自然-通讯》:探寻高原水生微生物的基因宝藏——一部青藏高原微生物组的遗传密码全解(图)
宁康 缪炜 自然-通讯 水生微生物 基因宝藏 遗传密码
2024/5/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化学通讯》发表综述文章(图)
共价桥联柱 芳烃聚合物 大环分子
2023/6/12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Covalently bridged pillararene-based polymers:structur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共价桥联柱芳烃聚合物:结构、合成和应用》的综述文章。博士研究生李章焕和博士研究生沈紫嫣...
鼠类超声通讯研究获新进展
啮齿目动物 鼠类 哺乳动物
2023/7/4
啮齿目动物(俗称鼠类)是现存种类最多的哺乳动物类群,不同种类间的通讯行为存在差异。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全生团队在鼠类超声通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Animal Cognition。陈毅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刘全生为通讯作者。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童夏静组发现突触前CaMKII在神经元突触通讯的新功能(图)
童夏静 神经 蛋白 酶
2024/12/13
2023年3月15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童夏静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UNC-43/CaMKII-triggered anterograde signals recruit GABAARs to mediate inhibi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and plasticity at C...
《分子植物》和《植物通讯》团队招聘科学编辑1名
分子植物 植物通讯 招聘 编辑
2023/4/1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应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发表关于植物与植物间通讯的综述文章(图)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 根际分泌
2023/3/19
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经常与其它的生物产生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植物与植物之间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产生的挥发物,以及利用根际分泌物进行互作已经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间可以通过吸器,这一个特殊的器官,进行物质与信号交流;此外,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也能够在地下连接不同的宿主植物的根,通过庞大的菌根网络在不同的宿主植物间传递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