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 带电粒子光学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子物理学相关记录2830条 . 查询时间(3.775 秒)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320106008、62273106)资助下,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主任谢胜利教授和副主任李珍妮教授研究团队,在面向城市复杂环境的北斗高精定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针对城市复杂环境下卫星多径信号识别难、卫星定位发生严重偏移等问题,该研究团队依托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创新性地研发了基于空域注意力机制的多径信号识别新方法,克服了已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态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建军研究员以及本源量子等合作,在锗硅双量子点系统中实现了量子干涉和相干俘获(CPT)。实验上通过电场调控双量子点系统中的空穴自旋态,不仅观察到了在驱动和非驱动条件下的CPT,还揭示了纵向驱动场对CPT的重要调制效应(暗态调控和奇偶效应)。该工作对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系统的量子...
顾崴,博士,特聘副研究员/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磁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应用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与波电子理论、多场耦合小天线设计与应用技术、跨介质便携式通信系统设计以及多场耦合数值仿真算法开发、基于大数据模型的天线智能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20年通过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工作。2021年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作为课题负责人...
拓扑绝缘体的体态绝缘,但在其表面或边界处的电子态可形成无耗散的导电通道,在低功耗电子器件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广受关注。例如在二维拓扑绝缘体中,其受保护的拓扑边缘态将在边界处形成一维的自旋极化电子通道,从而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位电子结构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展开联合研究,通过分子束外延法首次成功合成了高质量的二维拓扑绝缘体——蜂窝状...
发展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是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迫切需求。当前,材料轻量化一般通过添加更轻的合金元素如轻质钢中的铝、铝合金中的锂来实现。与之相比,引入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具普适性的材料减重途径。然而,一般情况下,少量孔洞即可导致材料的强度、塑韧性、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急剧降低。因此,在铸造、粉末冶金、3D打印等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孔洞一般被视为严重材料缺陷而需要严格控制并极力消除。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和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曾长淦教授、范晓东特任副研究员与武汉大学袁声军教授,以及西班牙Imdea Nanociencia研究所Francisco Guinea教授、博士后詹真合作,利用精心设计的人工笼目超晶格势场,实现了石墨烯中不同色散类型能带的选择性调控。
在过去三十年中,锂离子电池技术迅猛发展,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废旧电池的退役和处理问题引发了新的资源与环境挑战。绿色高效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开发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钠离子电池(Na-ion batteries, NIBs)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支撑大规模储能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技术。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离不开对先进电极材料的研究,尤其在负极材料方面,目前可选材料相对有限。无定形碳材料因来源广泛、结构可调、储钠综合性能优异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负极材料。过去几十年里,大量研究聚焦于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碳源前驱体和控制碳化条件制备碳负极,旨在不断提...
2024年6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波荡器项目团队牵头研制的巴西SIRIUS光源两台真空内波荡器顺利完成出厂测试,于6月17日交付巴西光源方,计划于2024年9月在巴西光源完成在线安装调试。
2024年6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主办的“拓扑量子输运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opological Quantum Transport (TQT))”,在安徽省黄山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拓扑量子输运领域的最新发展,是2022年“磁性、超导与拓扑研讨会”的拓展与延续。
光具有角动量属性。圆偏振或椭圆偏振光束携带自旋角动量(SAM),具有螺旋相位波前的光束携带轨道角动量(OAM)。在光与微粒相互作用过程中,角动量的传递能够产生光力矩,驱动微粒发生旋转运动。其中,光自旋角动量的传递将驱动微粒绕着自转轴做自旋运动,而轨道角动量的传递能驱动微粒绕着光轴做旋转运动。光致旋转为微观粒子操控提供了新的维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光微流变学、微机器人等领域。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溶液加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钙钛矿活性层和相关电荷传输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电荷传输材料的研究对于推动钙钛矿电池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光电解水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转换方式,对于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开发具有优异能带特性的新型半导体复合材料,精确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优化光电极的能带结构,提升光电极的吸光效率,改善电荷在光电极内部的迁移效率以及在光电极/电解质界面的传输和分离效率,增强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性能,同时降低材料成本、简化器件结构,是推动光电解水(PEC)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关键。
多铁材料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对于基础物理研究和未来信息器件的构筑都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来,在电子器件的持续微型化的背景下,实现高临界温度的二维多铁材料对于新型器件的设计和研制而言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材料厚度的减薄,长程的铁电和铁磁序会因热涨落或退极化场而变得不稳定。因此,寻找合适的材料体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202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单层NiI2具有多铁性的实验证据(Natur...
2024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00)陈忠伟院士团队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回收方面取得进展,突破现阶段萃取-沉淀-煅烧复杂三步法工艺,基于可持续浸出和共沉淀的再生策略,提出一步法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高质量再生方案和向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转变的新途径,使正极材料成本分别降低38.3%和73.6%,获得全新低成本高性能下一代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