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流体力学 >>> 理论流体力学 水动力学 气体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悬浮体力学 湍流理论 粘性流体力学 多相流体力学 渗流力学 物理-化学流体力学 等离子体动力学 电磁流体力学 非牛顿流体力学 流体机械流体力学 旋转与分层流体力学 辐射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实验流体力学 环境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流体力学 委员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1.015 秒)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288102)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郭建恒研究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有效判断低质量行星富氢大气逃逸机制和物理现象的新方法,这为包括类地行星的低质量行星族群在哪个阶级段使用什么样的大气逃逸驱动机制指明了路径。研究成果以“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流体逃逸图像的刻画(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gimes of hydrodynamic escap...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22023、52100210、72061147003)资助下,复旦大学王玉涛教授团队领衔与国内外合作者在全球造纸行业净零排放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制浆造纸行业的国家差异化净零排放策略(Country-specific net-zero strategies of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为题,于2023年12月18日在线发...
2023年10月27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aser-driven hierarchical "gas-needles" for programmable and high-precision proximity transfer printing of microchips(激光驱动多级气体顶针用于可编程、高精度的接近式微型芯片转印)”的最新研究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881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相关学者,在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型式变化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洁净空气驱动下的亚洲高山区降水型式变化(Precipitation regime changes in High Mountain Asia driven by cl...
2023年6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马杰教授课题组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非弹谱仪团队、同济大学裴艳中教授课题组以及美国杜克大学Olivier Delaire教授课题组等合作,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Extreme phonon anharmonicity underpins superionic diffusion and ultralow thermal c...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33007)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路如森研究员牵头的国际团队,在对位于著名近邻射电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开展的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探测到连接该黑洞及其相对论性喷流的环状吸积结构,相关成果以“M87中连接其黑洞和喷流的环状吸积结构(A ring-like accretion structure connecting its black hole...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1774191、42111530030、U1839211)等资助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姚路副研究员、马胜利研究员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Giulio Di Toro教授合作,在断层同震热增压弱化机制及其激活条件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断层同震圈闭作用与孔隙流体的热增压效应(Coseismic fault sealing and fluid pressuriz...
2023年3月7日,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团队实现了低脉冲磁场条件下相控高功率微波的高效率相干合成,研究成果以“脉冲磁场导引两路X波段三轴速调管放大器产生相位调控高功率微波的相干合成”(Coherent Combining of Phase-Steerable High Power Microwaves Generated by Two X-Band Triaxial Kl...
大脑的功能与化学信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仿突触器件只能实现对电信号的识别,很难直接感知化学信号。制备具有化学信号响应功能的人工突触成为神经智能传感与模拟等领域的科学难题之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90390、2212540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毛兰群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于萍研究员团队发展了一种聚电解质限域的流体忆阻器,利用单个器件首次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导的模拟。该研究成果以“聚电解质限域流体忆阻器实现神经塑形功能(Neuromorphic functions with a polyelectrolyte-con...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22101、41830643)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彭书时研究员与海外合作者2023年1月11日在大气甲烷浓度增速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湿地排放和大气汇的变化解释了2020年大气甲烷浓度增加(Wetland emission and atmospheric sink changes explain methane growth in 2020)”为...
2020年12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LTCS,下简称湍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工学院1号楼212会议室召开了2020年年度会议,此次会议是新一届学委会委员换届的首次会议。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院士,湍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晓静院士,副主任陈十一院士,委员邓小刚院士、江松院士、张平文院士、方岱宁院士、魏悦广院士、何国威院士、陆夕云院士以及段志生教授出席会议。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符松于2019年12月13-17日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的第16届亚洲流体力学大会上当选为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于1980年由中国北京大学周培源、日本东京大学Hiroshi Sato教授和印度加瓦拉尔尼赫鲁先进科学研究中心的Roddam Narasimha教授共同创立。本届大会共有来自10个国家与地区的160余位代表出席,其中来自中国的代表近20人。委员会同...
2019年12月18日,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LHD)2019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力学所小礼堂顺利召开。力学所俞鸿儒院士、吴承康院士、胡文瑞院士,工程热物理所徐建中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刘宝镛院士、朱广生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Vigor Yang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琚诒光教授,名古屋大学张绍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徐昆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基明教授,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于汉超,力学所所...
2017年9月18-22日,第28届国际拖曳水池大会(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 ITTC)在无锡召开。作为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届最权威的学术组织,ITTC每三年召开一次大会,至今已在荷兰、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丹麦、巴西等国家召开过27届大会。第28届ITTC大会是我国首次作为独立主办国召开的会议。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10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