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马克思主义 学”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6.203 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简称概论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兼职教师4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硕士生导师5人。
2023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缅怀“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习近平语,下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现就笔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述,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图)
社会学家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2023/7/21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
翦伯赞 《史料与史学》 刘知幾 梁启超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
2023/9/11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章,并结集出版《史料与史学》一书,对史料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翦伯赞汲取了刘知幾的传统史学认识与梁启超的实证主义史学观点,但他并不只是重述《中国历史研究法》里的史料观念,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传统史学、实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工作需要认真,学习同样需要认真。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马克思将社会权力理解为来自于客观社会生活领域中人对于人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青年马克思以私有财产的社会统治为核心线索,不断加深对人类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研究并逐渐确立社会权力思想的理论框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异化劳动为线索阐述了社会权力理论的动态结构,并且从对象性活动原则出发,将社会权力理解为人类劳动对异己社会力量的不断创造和扬弃的过程。这一逻辑框架贯穿于马克思日后成熟时期...
在隆重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诞辰二百周年后,一方面,我们欣然看到,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思想与文本的研究已经迈向新的历史阶段;另一方面,我们同样发现,西方“马克思学”20世纪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差异分析方法依然“阴魂不散”。
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12月11日,原机构负责人为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张福贵教授、李志宏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陆贵山教授。中心自成立以来,以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为载体,依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组织学术交流、开展学术活动,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界受到积极评价,获得了良好声誉。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是恩格斯对“广义的”和“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划分的立论基础。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有待于创造。”
《人权法学》征稿启事(图)
人权法学 征稿启事
2024/3/25
资本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通过疯狂扩张与掠夺来推进资本积累,使资本主义经济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在贪婪狂妄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对利益无止境的追求在激发自身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滋长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以下简称“MEGA2”)第二部分共15卷23册,自1976年开始出版,至2012年全部出齐,呈现了马克思自19世纪50年代末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领域的全部现存手稿,以及《资本论》的多个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版本、恩格斯的编辑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空前丰富的文献支撑。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构建的三大进路:学术文献史视角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绿色左翼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2021/5/19
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或广义上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了三大研究路径或构建进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述中生态思想的文本诠释与阐发、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来回应生态议题与实践需要的理论重释建构、介于二者之间的对经典文本再阐释与理论重构努力相结合。它们共同的理论旨趣在于,承继或借鉴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对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以及社会主义未来替代路径的理论分析和政...